《黑相集 心中魔》是其八部曲系列的第四部,也因此被賦予了特殊定位:上半部分的完結篇。如果我沒理解錯,這意味著對于本作來說,一定要呈現出有別于之前的特色和精彩程度。“心中魔”能做到這一點嗎?在游戲發售前一個月的周末,我提前體驗了一個半小時的前期流程,以此帶大家預覽一下。
黑相集:心中魔 丨The Dark Pictures Anthology:The Devil In Me
開發商: Supermassive Games
發行商: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發售日期:2022年11月18日
發行平臺:PS5、PS4、XSX丨S、Xbox one、PC(Steam)
屬性:恐怖
※本次體驗基于Steam版
作為系列的傳統,黑相集的每部作品都改編自真實事件或傳聞,本作也不例外。在早前公布的消息中,我們已知道其改編于“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連環殺人魔亨利.霍華德.福爾摩斯(H·H·福爾摩斯)”的故事。然而在得知這個消息時,我身旁的同事卻感到失望,因為這不是一個類似棉蘭號或蘇美神廟那樣聽上去就讓人感到好奇的題材。但在了解這位福爾摩斯先生的生平后,我卻不這么想。
這位福爾摩斯先生,他究竟是何許人也呢?按犯罪事實來看,他身上可能背著幾十條人命,足以被稱為標本似的殺人魔王。但事實還不止如此,他身上還有一個更獨特的標簽,讓他足以堪稱眾多新本格推理小說的祖師爺,即“殺人城堡設計師”。在十九世紀末的芝加哥,H·H·福爾摩斯斥巨資建造了一座用于殺人和處理尸體的龐大建筑:房間與房間相通,內設機械詭計與密道、隔板,甚至還有從樓上直通地下的運尸管道。在這座建筑里,有數十人成了他的刀下鬼,被剝去皮肉,制成骨骼標本,四處販賣。
看完這心驚肉跳的歷史,我不免對“心中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同時也更加好奇:游戲將如何利用這個極富戲劇性的模板呢?
可以看到的是,本作沒有直接與十九世紀的原型進行關聯,而是設置于現代(今年)。故事的引子是:正要為“殺人城堡”做專題報道的攝制組收到神秘人的邀請,稱其還原了一座與當年相同的殺人城堡,堪稱絕佳取景地,于是攝制組——即主角團一行便來到這個地方。故事由此展開。
由于我的體驗在前期,還看不出后續情節的引子和隱藏的秘密。但有一些細節是值得玩味的:比如,這座殺人城堡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機關假人,聯想到H·H·福爾摩斯曾將受害者制成骨架販售的歷史,不免引人遐想;再比如,邀請他們前來的神秘人始終沒有現身,不過他似乎就是最后被假面兇手用機關殺死的人,至于是否如此或有所反轉,現在也沒個說法。另外,我也發現了一些文件上的條目,指向了來自上世紀90年代的另外一串線索,也不知是否與主線故事相關,勾起了我的胃口。
總之,以我目前的進度,關于劇情的碎片并不多,只待后續更新。不過另一方面,在玩法與特色上,這一個半小時已經讓我心里有底了。
作為系列作品,你在本作中會看到從之前延續下來的固有設定,比如情緒選擇的轉盤、角色之間的關系變化、故事碎片的蛛網圖以及預示死亡等系統。不同之處在于,本作有意發展了動作系統和解謎要素。就比如,這一次在部分流程中加入了奔跑、搬箱子、跳躍等戲碼,這與之前該系列“步行模擬器”的印象大為不同。
解謎的形式也有所演化,但之中加入了一段尷尬的硬解謎,給人一種“一定要做出差異”的刻意感。不過流程中段的循聲解謎是比較出彩的,在某一個特殊節點上通過非Jump Scares的方式嚇到了我,著實有趣。
當然,既然說到這了,就不得不吐槽:以我目前的進度來看,本作嚇人的手段仍將是Jump Scares,還是那個“安靜、安靜……轟!”的套路。
另一方面,我預感到本作也將會出現那些“非你所想”的反轉戲碼。這是讓我在過往三作及《采石場驚魂》中比較厭惡的設定。你總是不能通過合理的判斷來做出準確的關鍵選擇。就比如這次體驗中的一個橋段:有人拿刀威脅我,如果我不殺死另一個人,他就要殺我;我選擇了不殺,結果那個人還是死了,我卻沒死。用這種方式來創造反轉和意外,偶爾一次可以,反復出現就不太友好了。
除此之外,我對本作還原“殺人城堡”的程度抱有一絲不安。按目前的進度,我已經進行了5分之一或4分之一的流程,還沒有觀察到機械詭計或建筑結構方面的巧妙之處。要知道那位福爾摩斯先生的殺人城堡中至少有35個機關房間,而本作雖然也提過會在適當節點揭露建筑的奧秘,但我沒有觀察到類似的線索。這讓我又擔憂、又心急。
最后,在演出與氛圍方面,“心中魔”的表現是讓人放心的。Supermassive的游戲始終如一的氣質成了一套熟練的標準和模板,從演出、人設再到場景設計,如果你對之前的黑相集系列感到滿意,本作也不會讓你失望。歸根究底,這樣一種高質量的演出和氛圍感,對于喜歡恐怖游戲的玩家來說是不可多得的。